被山芋粉丝拉长的村庄

丁严中
2024-06-29
来源:淮安文化旅游网

作者:丁严中

     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,刚刚进入“腊月门”。寒风刺骨,北风呼啸。在靠近洪泽湖北岸的淮阴县运南片的一个小村庄。张大爷和庄邻早早就在家后的小路边上忙活起来。为的就是能在太阳出来之前,将上了冻的山芋粉丝用木棍将冰块捶碎,赶上日光照射。

      “快哟,这边还有空裆,把粉丝放到这边”,张大爷吆喝着。黑漆漆的夜幕里,就听见木棍敲击声,一声比一声紧,一声比一声带劲。茫茫的夜空被敲得不安和狂躁起来。伴随着几声鸡鸣和狗叫,整个村庄似乎忘记黑夜,忘记休息。

      东方刚露鱼肚白,每个忙碌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。张大爷身上穿着没纽扣的棉袄,露出胸口的肋骨瘦得像山丘的梯田,层次分明。麻丕搓成的腰带绳把棉袄系得中规中矩,精神十足。鼻孔喘出来的热气瞬间就变成雾状弥漫在眼前。只见他提着捶好的山芋粉条,精心地穿挂在早就备好的晾晒架上,还不时地理顺拉直。隆起的皱纹被阳光照得越来越透亮起来。同伴的话语随着捶击声的逐渐减少,变得多了起来。欢笑声漫过山芋地,飘向远方……

      再说,这室内漏粉丝的地方。一个马灯高挂,三、四盏煤油灯分别摆放在不同的地方。不大的厨房里冒着浓浓的热气,“呱嗒、呱嗒”的拉风箱声音,伴随着捶瓢人的打击声,像是简易乐队在演奏。锅门后烧火人的脸庞被炕得火红。捞粉丝的、捶瓢的人上身只穿件短袖马褂,俨然没有觉得此时室外是零下十几度的天气。他们在忙碌了一天后还在连夜加班,虽然觉得有点疲惫,却个个精神抖擞,为的就是要赶上春节早点出货。他们七八个人既分工明确,又配合默契,还相互换工,替换着捶瓢人的苦累活。

      他们不仅要经过前期的选好薯块、制取粉浆、获得优质的山芋粉面,还要准备更为复杂的粉条制粉工艺的物料及分工工作。

      首先,他们将干淀粉用热水调成糊状,再用沸水边冲边搅拌,约18分钟,粉糊呈透明均匀状,易于出丝时即为粉芡。在粉芡内加入5%的明矾,再与湿淀粉混合,搅揉成无疙瘩、不粘手、能拉丝,均匀细腻的软面团。然后把调好的面团放入漏勺中,均匀扑打面团,使之成条状,从漏勺中徐徐融进97°左右的水锅。其次,用竹竿挑起锅中浮起的粉丝,放入冷水中冷却。再捞起放入酸浆中浸三至四分钟,接着再捞起冷却、冷冻、捶冰。最后,冷冻好的粉丝即可挂在竹竿上,均匀干燥,保证无水无尘。

      其实,这只是粉丝制作过程而已,其中的粉丝工艺、配料与打芡、散热与冷冻等一整套的制作流程非常讲究。难怪“不入三年行,难得七分书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
      村子里最出名的就数陈小二了,他是有名的“机灵鬼”,年龄大点的都说他“猴头”,时间久了都叫他“二猴头”,姓啥已经不重要了。

      村子里做山芋粉丝轮到这么忙活,还得感谢他?别看他30岁左右,个子不高,村子里的人都相信他。因为这山芋粉丝就是靠他在苏、锡、常一带打开销售市场的。

      听说他家有个小姨娘嫁在常州城里,由于小姨娘比他大不了几岁,从小在一起长大,说的来、玩的上去。没事啊,就去比较富有的小姨娘家走亲戚。也常把家里的粉丝等土特产捎些过去。小姨娘人缘好,自己舍不得吃,便会挨家挨户分给邻居吃。这一吃就觉得上口,便掏钱给二猴头,希望能从苏北老家多带些。于是二猴头就每次背锣拿鼓一样带来粉丝,一来二去啊,聪明的二猴头做起了贩卖的生意,生意也越来越火。

      村庄里的大伙们也骚动起来了,找二猴头打听落脚点,找销路。他们几家抱团、联合送货去卖。尝到甜头的庄邻还东拼西凑买了手扶拖拉机;求哥拜姐到城里寻亲,把粉丝送到城里摆摊设点。腊月二十左右赶上城里人过年,能卖出好价钱。他们为了能多卖点,一直要到正月初五以后才能回来。卖的那个钱啊,都是放在麻袋裹起的被褥里的。所以当时流传一句,“谁家有钱啊?人家都是用麻袋装的”。

      有了钱的庄邻也有了新的思路。他们决心要把漏雨灌雪的破草房焕然一新,建个舒适的居所。当时,大伙知道,只要是哪家盖新房子,一定是他家搞山芋粉、卖粉丝的。大家都暗下决心大干一番……

      没几年,村庄的模样有了大的变化,瓦匠、木匠多了,砖瓦厂有了,木头行等卖建材的也有了,集市也火了。山芋渣、山芋藤也激发了农民养猪、养羊积极性了。附近的村庄也行动起来了,乡村的经济也跟着变化大了。再后来,会了手艺活的瓦匠、木匠们也进城打工了……

      可以说,山芋粉丝的发展是苏北老百姓发家致富的第一块“敲门砖”。

      如今,这项特殊的山芋粉丝加工技艺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衰退,但是我们餐桌上不断出现的各种烧、炒、炖、煮厨艺,使得烧粉皮、烧粉坨、粉丝炖肉、鸭血粉丝、粉皮卷子、韭菜粉丝饺子等美味佳肴,无不勾起我们对童年的记忆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
编辑:杨青
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