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淮楼

季祥猛 杜涛
2020-05-16
来源:淮海晚报

42.jpg

民国时的镇淮楼

镇淮楼位于淮安古城中心,是历史名城淮安的标志性建筑。镇淮楼原名谯楼,是楚州州署(今漕运总督署遗址)大门前的望楼。据《宋史·赵立传》,南宋初时楚州城内即有谯楼。元末张士诚部将史文炳曾重修谯楼。明中前期,今漕运总督署遗址为淮安卫署,永乐十七年(1419)、景泰四年(1453),淮安卫指挥黄瑄、丁裕均曾重修谯楼。清康熙七年(1668)山东郯城大地震波及淮安,谯楼受损,后重修。

明正德《淮安府志》载:“谯楼一座,三间,在(淮安)卫仪门前四十步,台高二丈五尺,阔五丈,深二丈。”天启《淮安府志》称为鼓楼,“旧贮铜壶刻漏、更筹十二辰、二十四气牌,故阴阳生居之”,楼上置有铜壶,根据滴水的流量作为十二个时辰的判断依据,有专人打鼓报更,便于民众知道时刻,故称鼓楼。楼下有拱形门洞,并有拱门两扇可开闭,是淮安城内南北交通的要道,“原匾曰‘谯楼’,后改曰‘南北枢机’”。

淮安府署二堂后为上房官宅,匾曰“镇淮”,有震慑水患之意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)五月,淮安大雨五昼夜,黄河(黄河夺淮前即淮河)河道决口数处,淹死人畜无数,知府曹得爵取府署“镇淮”匾投于黄河,河水稍退。道光年间,因受水患困扰,淮安知府周焘干脆将府署“镇淮”匾悬挂于淮安城中心的谯楼上,此后,谯楼又被称为“镇淮楼”。

41.jpg

南宋时楚州即有镇淮楼,《舆地纪胜》卷三十九《楚州》:“镇淮楼,在州桥之西路北,本镇江都统司酒楼”。范以煦《淮壖小记》称其即和丰楼,在八字桥附近。这个南宋时即有的镇淮楼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,在今镇淮楼西约200米的八字桥,与清道光以后才由谯楼改名的镇淮楼不是一回事。后人张冠李戴,称今镇淮楼原为南宋时的镇江都统司酒楼,就完全错误了。

清光绪七年(1881),淮安知府孙云锦重修镇淮楼。此次重修仍保持原有风格,上方以魏碑体书写“镇淮楼”三个大字,台长约26米,宽约14米,高8米。从底至上由大渐小,近似梯形。东西台侧砌有砖梯,楼台四周筑有半人高砖砌花墙作为栏杆。中央建有三间两层木结构高楼,歇山重檐,楼四周设有走廊,均安装木格门窗,楼两侧设有耳房。

国民政府时,为纪念孙中山,镇淮楼改名为“中山楼”。抗日战争时,镇淮楼上设有瞭望哨,并在楼顶开一天窗,升出一根木杆,上悬一铜钟,敌机来犯时作报警之用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多次拨款整修镇淮楼。1958年,在拓宽街道的同时,将镇淮楼仿造天安门风格重修,以迎接建国十周年。楼身放大增高,楼基仍由砖土筑成,楼基上建三间两层砖木结构楼宇,变木结构为砖木结构,改花墙为实墙,砖梯改为直角条石阶梯,东西两头从南北两方皆可登楼。重修后的镇淮楼东西长36米,南北宽26米,拱道顶高3.2米,宽4.8米,全楼通高18.5米。

镇淮楼今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淮安段的两个遗产区之一——漕运总督公署遗址区的一部分。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